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柏林经济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柏林经济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德经济超越东德,东德并入西德国,为何首都却选择回迁柏林?
1991年6月20日,德国联邦议院就是否迁都柏林进行表决,经过长期激烈的辩论,最终以338票对320票达成历史性的决定:将首都由波恩迁至柏林。
定都柏林看似险胜,实则是历史潮流的选择。
两德合并时,西德经济实力远超东德,因此当时的西德首都波恩在首都选择时具有很大的优势。让我们了解下当时波恩这座城市。
波恩(德语:Bonn)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南部莱茵河畔的一个城市,位于科隆以南约30公里、科布伦茨以北约60公里,人口约30万,为北威州十大城市之一。拥有2000年历史的波恩,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作为科隆公国的首都直至18世纪末。
作为西德的首都,西德时期波恩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可当时政治家们的看法是,波恩作为西德的“临时首都”,只是暂时执行首都职能。当德国完成统一时,首都早晚是要回柏林的。
我们再看看柏林,这座城市能说的就太多了。
柏林自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作为国家首都可以追溯到普鲁士王国时期,1701年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一世加冕为普鲁士国王,定都柏林。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德国实现了首次统一,柏林上升为全国的首都。这次统一真正奠定了德国疆域的基础。
即便是冷战时期,柏林只是东德的首都,可在德国人心中,柏林一直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早晚也会恢复经济中心这一地位。作为曾经的首都,东西柏林的统一一直都是德国统一的象征。
首先明确,一个国家的首都要有文化底蕴,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所在地有向外扩张空间,至于经济发达与否,与国家规划,投资等有关。
波恩四面临水,而柏林只是有水流穿过(不缺水),都有水滋润城市,但波恩却已是极限,只能向高空发展,发展瓶颈可想而知。经济落后的柏林,不存在这些。交通,文化底蕴都不错!以前也作个首都。相比之下,选柏林为首都,是上策!
柏林是德国老牌首都,在合并后的凝聚力上,政治,经济等方面,综合起来要强于波恩。并且当时的柏林虽然在民主德国境内,但有一半是属联邦德国管辖,也算是块飞地,所以合并后首都放柏林也没毛病,反而让东德人觉得有平等感。
众所周知,德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瓜分成两个部分的,即东德与西德。这两个地区虽然同属一个国家,但在那个时期却是由不同国家所控制的,两者之间甚至还有极度清晰的划分线,决不允许进行人员流动。但自1990年之后,随着东德宣布并入西德,德国就重新成为一个整体了。但有一点很奇怪的是,当时由英法美等国家所控制的西德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是远远好于由苏联所控制的东德的,但重新统一之后的德国却依旧选择把自己的首都建立在经济发展要稍逊一筹的东德柏林,你知道原因吗?
从世界各国的首都来看,虽然首都为本国的第一大经济强市的国家仍占主流地位,但是也同样存在一些首都并非国内最强市的国家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国家,它们的首都就并非本国的第一大经济城市。尤其是加拿大首都,它在国内的地位是只能屈居第三的,并且与第一、第二名差距明显。由此看来,其实一个国家选择自己的首都,经济发展程度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决定性因素。
而德国之所以在统一之时选择抛弃当时西德的首都波恩而选择东德的柏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虽然当时东德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确实不如西德,但地处东德的柏林,无论是其政治地位、文化底蕴或是在德国的影响力,无疑都是最强最大的。而波恩当时虽然经济虽相当繁华,但人口数量仅有11万的它,对于胜任整个德国的首都还是比较吃力的。所以,德国把首都回迁到东德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当然,德国统一的时候在选择首都的时候,也是经过一番腥风血雨的。虽然当时民众明显更倾向于柏林,但支持波恩的人也不在少数。因此,虽然德国是在1990年8月就已经合并了,但它选出自己的首都的时候却已经到了1991年的六月份。柏林的回归,是经过漫长的十个月才得以实现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柏林经济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柏林经济怎么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