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雷丁区域经理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雷丁区域经理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微软以75亿美元收购Github?
曾经说着“开源是最大的敌人”的微软,如今成了全球最大开源社区GitHub的东家。这也是继领英之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又一个大手笔。
今日的微软已经不是昨日的微软了。要知道,微软和开源社区的斗争已经持续了十多年。这也在情理之中:要是***都能免费用开源软件和代码,谁还会花高价购买微软的商业软件呢?所以,早在2002年的时候,为了***Linux,微软就和其他一些软件公司一起组成了联盟,想要游说***停止使用Linux等开源软件,转而使用他们的软件——微软前任CEO鲍尔默可是曾经公开把Linux称为“癌症”。
在众多开源拥趸者中,微软也一直没什么好名声。它曾经将自己牢牢地封闭起来,甚至一度成为了让人反感的垄断者。但趋势的力量是强大的,微软也在渐渐妥协,2006年,它建立了自己的代码共享开源平台Codeplex。可惜2017年Codeplex不敌GitHub,微软关闭了这个平台,开发者也都转移到了GitHub。微软则成了GitHub上最大的内容贡献者,甚至超过了Google和Facebook。
这与微软进入云时代有关,它需要转变策略,多多拉拢合作伙伴和开发者,让它们为自己的云服务添砖加瓦。
但要争回开发者们被伤害的心可并不容易。微软此前就做出了一系列行动,包括把自家的PowerShell、 Visual Studio Code和Edge浏览器的J***aScript engine开源,还收购了移动跨平台开发公司Xamarin。
微软无疑希望,收购后,GitHub的业务最好能和微软的云服务结合起来,毕竟云计算领域很多时候都会使用开源代码,通过云服务,这些代码也能更快地分发给企业用户。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欢欣鼓舞。社区本质上都带着乌托邦的性质,它是一帮有着独立精神“极客”的精神家园。很多资深粉丝从骨子里就反对大公司掺和,而且这家公司在收购了Skype和诺基亚后,都做得不怎么样。微软要真正打消开发者的怀疑,未来还得好好保持GitHub的气质。
原本GitHub的估值为50亿美元,但微软却用75亿美元进行收购。可见,微软这次是对GitHub志在必得。当然,现在的微软也不差钱,毕竟如今微软已经击败了谷歌,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值公司。而且微软近日的股价历史上首次突破100美元,市值达到近8000亿美元。这样的体量,花75亿美元的股票去收购GitHub简直是小事一桩。
而在收购完成后,GitHub 的财务结果将被纳入微软的智能云部门。微软预计,这笔交易将在 2020 年为公司带来明显的运营利润增长。
GitHub被戏称为“全球最大的同***友网站”,这是因为它是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软件开发平台。GitHub有2800多万名开发者用户——且大多数都为男性,也就是人们眼中的“程序猿”、“码农”。他们在GitHub上员学习、共享和协作,拥有几乎每个国家人们使用的超过8500万个代码库。
GitHub就像是一个大型的代码库,在开发人员和承载整个项目、文档和代码的公司中非常流行。就连苹果、亚马逊、谷歌和许多其他大型科技巨头等,都在使用GitHub。可以说,GitHub在代码、软件开发领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正是因为GitHub有着巨大潜力,微软CEO纳德拉非常重视这次收购,甚至对此专门发布了一篇文章。纳德拉着重强调,“我们致力于成为GitHub社区的管理者,GitHub社区将保留其开发者优先的精神,独立运营并保持开放平台。”身为一个开放平台,GitHub能否在收购后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非常重要——这是它的生命线。
当然,微软收购GitHub也有着自己的初衷。微软将在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赋予开发人员权力,从理想化到协作,再到向云计算部署。在这个过程中,GitHub 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开发者都可以插入和扩展。不过要注意的是,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打上微软的烙印。
此外,微软还希望加速“拉拢”企业开发中去使用GitHub。这样一来,企业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微软的直销渠道、合作伙伴渠道、全球云基础设施和服务等,为微软的全球布局带来更多可能性。而且微软还会把自己的开发工具和服务带给新受众,将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存在,即合理。
一周前,微软正式宣布:75 亿美元收购 Gitbub,顿时一片哗然,众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但我觉得纵然成了再也回不去的 Github,但或许此次收购对于 Github 和微软来说是一次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
一、对微软而言
拥抱开源,未来必来。
中国有过因「闭封锁国」而使得整个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最后被西方殖民者***的经历,也有过「改革开放」一路凯歌发展至今,成为国际之林中重要一员的过程。微软曾经极力反对开源,明白道理后 2017 年成为了最大的 Github 贡献者,再到今天的收购 Github,可谓意义深远。
(1)近年,虽然微软拥有更严谨高质的技术,开发工具来说 VS 绝对是全宇宙最好的 IDE,而且是公认的。但为啥 C# 就是比人家 j***a 差点呢,一言以蔽之:j***a 跨平台的优势。所以现在的微软也力求开放,用 .core 实现跨平台。
(2)Github 在代码托管领域算是「个中翘楚」,有 2800 万名开发者用户,他们在 Github 上员学习、共享和协作,拥有几乎每个国家人们使用的超过 8500 万个代码库。原来的微软不能跨平台,有点孤立,收购后就 Github 内就变得没敌人,都是同盟友,开领赏,当领导,名正言顺当大哥,合理管理还能自己用,挖掘程序员背后的市场与喜好,得程序员者的天下。
大企业投资都是基于生态布局。微软这次也是如此,本来他们就互相熟悉,并且接触了很久。盖茨本身就是一个IT科学家,这次收购的是一个同行,不是陌生领域。该公司还可以给微软公司带来更多交互性的思维,扩大视野,激发微软的创新思维。 形成生态协同经营也是一个好处。各个项目之间可以互相帮衬!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据外媒报道,微软宣布以7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代码托管平台GitHub。
这一***在软件开发界引起了轩然***,有人欢迎,有人忧虑。
从开源软件开始流行时起,微软就是其最大的反对者。微软的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及其管理团队对开源软件持最严厉的批判态度,甚至称开源社区为“癌症”。之后,在CEO萨提亚•纳德拉接手之后,微软对开源软件的态度缓和了许多。并且随着云计算成为了业务重点,微软也开始在一些重要的云计算及开放软件上使用开源模型。
GitHub在2008年3月份上线,现有高频用户达2800万,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平台。GitHub的上一轮融资需追溯至2015年,当时的估值为20亿美元。但短短三年时间里,GitHub的市值便涨了近4倍。据报道,GitHub 预计年收入超过2亿美元,其中超过1.1亿美元来自B端企业服务营收,包括NASA等公共机构和 Google、苹果、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
收购GitHub可看作微软从封闭回归本源之举。纳德拉表示称,微软最初就是一家开发者提供工具的公司,和GitHub一样都是开源的,这就是能够走到一起的原因。而且,曾经开源软件最强烈的反对者,现在已成了GitHub的最大贡献者之一。
但微软收购GitHub还是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许多开发者的恐慌,甚至有部分开发商决定放弃GitHub,将代码迁移至其他平台。为了缓解开发者们的疑虑,微软宣称将让GitHub独立运营,并且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使之能够在多个操作系统上运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雷丁区域经理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雷丁区域经理怎么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