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大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北大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动化专业考研哪个学校比较好考,211,985的学校?
还有个一个中科院的研究所,具体亲可以查查,专业课***,初试三门复试四门。
自动化属于万金油,亲也可以跨到金融那边去吧。
还有些小建议啊:
作为一个过来人,考研主要是为了就业,亲不妨试试北京上海的院校,眼界宽阔机遇多多。
如果亲大学十分热衷于研究,可以去报专业性很强的大学研究所。不过我认为,研究生博士生数不胜数,真正能搞科研的不多,一般都是混个稳定高薪的工作。
所以多联系师兄问问哪个导师能帮忙介绍工作,有些导师关照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轮面试,老师的份量还是很重的。
亲想读博就报个博士生导师的研究生,***的话可以直博少一年累,据说博士论文通过不了只是学士学位哦,想深造也可以拖导师的关系当其他老师的研究生嘛!
二战前谁的思想和政策,带歪了苏联军工造出来***?后来谁扶正搞出kv t34?
感谢邀请!
能左右苏联军工的当然而且只能是军方需要。
因为苏联一直很重视骑兵的作用,在他们看来,坦克就是骑兵的新版本,所以必须要求坦克具有骑兵的高机动性,一个字:快。
当时能入苏联法眼的只有美国的“克里斯蒂”轻型坦克,这型坦克因为***用了新型传动装饰,再加上本身就是轻型坦克,所以速度达到了80公里每小时。在1930年苏联就进口了两辆这型坦克加以仿制。并于次年成功定型为***-1型快速坦克,后面一直有改进型号,不过一直不变其快速,皮薄,火力弱的特点。
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是,苏联已经拥有超6000辆***坦克,这超过了德国投入战争坦克的综合。但是在德军如摧枯拉朽的攻势下,***坦克的表现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德国人甚至可以用大一点的***击穿这型坦克,这对于苏联装甲兵来讲就是“跑的飞快的铁棺材”。
前线的战况让苏联军工不得不回到中型坦克上来,既大名鼎鼎的T系坦克。
***作为一种30年代定型的快速坦克,在当时技术是很先进的。这种高速轻甲求生存的思路也不能说就是错误,英国二战期间的多种巡洋坦克也是走的这条路。实际上远东的***一直到45年八月风暴仍然是主力车型之一。
***系列缘起于美国的克里斯蒂快速坦克设计,当时坦克这个概念都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各种探索都有,总不能说发明者就把谁带歪了吧。
无炮塔的克里斯蒂样车,当年苏联进口的原型车就是这样的
***有个毁誉参半的能力就是不装履带的负重轮公路高速行走功能,这个功能并不实用,也增加了车的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但在当时尝试此种能力也并非仅苏联一家,比如瑞典也搞过轮履两用的试验车,新西兰甚至在二战中还在尝试类似设计。今天说不对实际上是建立在之前试错的基础上,如果之前没有***之类车型尝试,今天***如突然出个新闻中国某种坦克摘了履带能跑,保证网上一堆人美帝惊呼不可战胜。所以不要太苛求先行者。
除此之外我还真想不出***系列有啥不可原谅的毛病。
实际上不管是T-26也好,***也好,在30年代都是平均线以上的优秀车型。如果说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为啥在战前造了如此之多。这个要怪恐怕只能怪后来被捧成活圣人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他的大纵深作战设想中,***是突破之后向纵深发展胜利的快速车型。这样想本也不错,但狂造数千辆就未免是不顾国力的狂举了,甚至超过了保障能力,结果后来战争到来的时候不但老旧了而且还失修。
硬要给***定罪,我看也只有这位来扛
至于T-34,这本来就是在***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车型。根据西班牙内战时期的经验,去掉复杂的负重轮行走功能,加厚装甲,强化火炮,最后出来的就是一代名车T-34。
***-7M、A-20、T-34 1940型、T-34 1941型的型号演化
***坦克是苏联30年代中期前最重要的一种坦克,他发展与诞生应该是根据当时的苏联红色机械化骑兵的理论的发展同时进行的。
***坦克的底盘以及最基础设计是美国在20年代后期著名的坦克设计师克里斯蒂发明出来的,它以犬尺寸负重轮、平衡悬挂系统、大功率发动机进行机动化的作战的坦克理论设计出来的,但未得到美国军方一美元的资助。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向世界各国出售自己的设计专利,被苏联军方相中以后购买了相关的设计专利以及图纸资料料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苏联特色的***坦克。
到了30年代中后期以后,苏联军方以及***意识到了***坦克的种种缺点,其装甲防护不够火力也不够强大、机动性也并不理想,于是同时向列宁格勒的183厂(基洛夫厂)以及哈尔科夫的红色哈尔科夫机械制造厂发出了设计指令。
列宁格勒183厂(基洛夫厂)的总设计师科什金拿出来kV坦克方案、哈尔科夫机械制造厂的总设计师科京拿出了T34方案,两型坦克进行了数轮严格的各种试验最后完胜的是T34。原本苏联军方只准备装备投产其中的一种坦克,科什金借他老岳父伏洛希洛夫(苏联三号人物)的势力去压制科京。科京为了保住自己的T34在身患重度肺病的情况下,依然亲自进行强化的T34野外试车以及高强度的试验并拍成电影(不久后他因病去世由莫罗佐夫接替岗位),通过苏联红军机械化理论的主要支持者铁木辛哥直接汇到汇报了斯大林那里。
最后斯大林拍板定钉两种坦克同时投产并装备苏联红军,事续也证明kv坦克的故障率极其高,虽然在战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远远不如T34对战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1943年为了讨好斯大林科什金团队在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城在KV坦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斯大林式重型坦克,而已经迁移到下塔吉尔的莫罗佐夫团队发展出来T34/85这种最成功的中型坦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大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大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