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武汉法学院是几本?
一本。
武汉学院法学院办学历史起源于2004年7月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法律系。2015年6月1日,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转设成为民办本科高校,并正式更名为“武汉学院”。2019年5月,学校机构优化调整,武汉学院法律系升级调整为武汉学院法学院。学院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科的优势力量开设,起点高、基础好。经过18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优势明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怎么样?
我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我学的课程都是关于会计的,其实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差别不大。广义的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会计专业对应的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偏重于记账,记录企业发生的业务;财务管理专业对应于财务管理,偏重于对筹资和投资,通过各种财务指标为企业的财务政策提供指导。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部分一样。另外,考注会对于专业并没有限制,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报考,我现在毕业就是从事会计的,没问题的,不要担心
武大同意一个三本改名为武汉学院,你怎么看?
看了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人家武汉学院改名,武汉大学还能进行干扰人家,不同意吗?如果武汉大学不能,那又何来同意之说?如果它能,这其中的问题就更多更大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的高等学校的设立,分立,合并,变更和终止审批服务指南》,高校应该依据学校层次,类型,所设学科类别,规模,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以及所在地,使用名字相符的学校名称。
申请更名的学校须在每年第三季度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然后经过教育部形式审查,专家考核,专家评议,批复许可这些流程,才能够正式更名。
从以上的说明看来,武汉大学是没有权利对武汉学院的更名做出干涉的。武汉大学的更名成功都是符合规定的,武汉大学同不同意都没有用,也不需要经过它的同意。
如果武汉学院更名为武汉大学科技学院,那么武汉大学就有权利进行干涉了。因为武汉大学这四个字侵权了,如果想用这四个字,那也可以,交钱。一年几千万的使用权,用的起就用,用不起那就再改呗。
武汉只是一个地名,相当于一个人的姓氏而已。你可以姓李,我可以姓李,他也可以姓李。你不能说所有姓李的人都要经过你的同意吧,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人重名。但是为了区分,所有的高校都不允许重名,“姓氏”重复还是不要紧的。
武汉大学对于这件事情没有发声,恰恰是最好的发声。是一所高校应该有的自信,大度,有底蕴的表现。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忍俊不禁:这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同行,他的名字叫福山。本来嘛,福山这个名字挺好听的,但是就在五年前,我们市建了一个火葬场,名字也叫福山。
在我们这边,多年来有一个习俗:就是每逢那个村演社戏,就要宴请亲朋好友,包括关系比较好的同行前往“吃戏饭”。三年前的一个晚上,福山老师的村子演社戏,他也宴请关系不错的我们,但我们那天晚上都没去,我们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
“晚上你要去福山(家)吗?”
“不去了,太可怕了!六十年后再去吧。”
……
福山老师也曾几次想过要状告火葬场“侵权”,但我总是劝告他:“你还是自己去改名吧,毕竟你的胳膊拧不过人家火葬场的大腿,不是吗?”
武大同意一个三本改为武汉学院,不一定是武大真的同意,而是武大无权干涉。一方面,一所大学的更名需要向教育部申请,教育部一大批专家通过审核、评议、获得许可资格之后方能实现改名,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另一方面,武大和武汉学院并没有存在重名的现象,武大的***还是比武汉学院要高得多。
既然怼回去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武大何不大度一点:它改由它改,清风拂山岗。
武汉大学没有反对一个三本院校改为武汉学院,这种做法是很正确的,有什么不妥吗?那个大多都有自己的更名权,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发展来确定自己是否更名,而且人家改成武汉学院,又不会与武汉大学有什么冲突,因此无需太过于计较。
很多人纠结泸州医学院改名被川大怒怼的事情,首先改名之后在简称上与川大下属学院类似,仅仅是类似而已。这件事情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最后怒怼也没成功,也没能改变泸州学院改为四川医科大学的事实,而且在公示期间,川大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因此,笔者认为武汉大学不干涉其他院校改名的做法是正确的,也是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值得称赞。
总体来讲,改名字是属于高校的自由,其他高校没有权利干预人家的自由选择权,如果确实在名字上套用自己,可以想教育部门进行申诉,只是通过媒体等渠道进行怒怼或者其他反对的声音,没有任何意义,也只会自掉身价。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教育、体制内、农村问题答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题主提问细节:
最近几年,"学院"升格为"大学"时候,引发争议的远不止题主题主提到的"泸州医学院",还有18年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争议的主旨在于争校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武汉学院发展史:
2003年12月30日,教育部同意设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独立学院)。
2004年2月2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陈一丹先生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的主要投资人。
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通过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通过国家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自授学士学位。
总的来说,大学改名一事,正是中国大学本末倒置、大学领导不务正业的体现!
每个人、每个机构,做好你自己、做好内功,才是关键的,没出息没志向没胸怀没真本事的,才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
“武汉大学”与“武汉学院”,井水不犯河水啊😄。再说,“武汉*学院”一直有很多,都不能用么?
难道你叫“井水”,人家就不能叫“河水”了?
泸州医学院等改名风波,真是滑稽无聊的没事找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