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心理学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心理学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心理学四大金刚?
1、潘菽(18***-1988)心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2、艾伟(1890-1955),中国近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主要代表作:有《高级统计学》《初级统计学》 《初级教育心理学》《师范科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3、叶麟(1893-1***7),原名祥麟,字石荪,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书。翻译出版有:《阿朵耳夫》、《从心理学观点论述***中景物的写法》、《导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列宁对苏联教育的贡献》等。
4、陈立(1902.7.22-2004.3.18),湖南平江人,我国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智力理论和心理测验研究的先驱。
中国第一位心理学家是谁?
潘菽(18***—1988)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理论心理学的主要开拓者。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他一生专注教育,投身教育事业60多年,致力于新中国教育与心理学的发展,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在影响和推动着中国教育的发展。
中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谁?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里介绍一位我心目中的心理学大咖—叶浩生。
他早年师从中国心理学***高觉敷,后赴美国师从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吉尔根,学成回国后在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任教,10年去了广州大学。
主要从事“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研究,探讨将“身体塑造心智”的具身理念应用于教育与教学,确立“具身学习”的方式与机制。
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等国家级课题。
中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有格桑泽仁。
格桑泽仁,四川大学教授,得觉学派创始人,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被誉为“中国催眠***”,他是行走在社会上的思想学者之一,一代奇才,十年成就***之路。他的研究涉及心理学、医学、哲学、生物学、教育学、易学、宗教学、经济学、美学、逻辑学、物理学等。
中国有犯罪心理学家顾问吗?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10月22日,中心负责人为博士生导师罗大华教授,中心秘书为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所长马皑博士,中心的其他研究人员有社会学院刘邦惠教授、杨波教授、刘建清副教授、王国芳副教授、刘萃侠副教授、李雅君讲师、唐希媛讲师、片成男讲师和郑红丽博士。此外,中心还聘请了6位国内犯罪心理学研究专家为特约研究人员,他们是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会长林秉贤教授,上海大学邱国梁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世棣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武伯欣教授,司法部监狱局副局长胡一丁(现调任法律出版社总编辑)。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10月22日,中心负责人为博士生导师罗大华教授,中心秘书为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所长马皑博士,中心的其他研究人员有社会学院刘邦惠教授、杨波教授、刘建清副教授、王国芳副教授、刘萃侠副教授、李雅君讲师、唐希媛讲师、片成男讲师和郑红丽博士。此外,中心还聘请了6位国内犯罪心理学研究专家为特约研究人员,他们是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会长林秉贤教授,上海大学邱国梁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世棣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武伯欣教授,司法部监狱局副局长胡一丁(现调任法律出版社总编辑)。
中心宗旨:交流合作,开拓创新,活跃学术,服务实践。中心自成立以来,不仅在科研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在全国各地,与其他单位联合举办了10多期犯罪心理学或司法心理学培训班,并定期举办讲座和研讨会,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将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及时向全国推广。中心与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编辑出版了《21世纪法律心理学丛书》(目前已出版11种),汇集了当前国内法律心理学的最新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中国政法大学在国内法律心理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本中心将以更多的研究成果推动我校犯罪心理学与法律心理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中心主任罗大华教授还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监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心理学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心理学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