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哥特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哥特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哥特式名词解释?
随着贸易的复兴、中产阶级的出现以及行会组织的发展,12世纪后半叶起,西欧渐渐流行起了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Gothic)”一词的来源颇难说清,因为“哥特”本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野蛮游牧部落的名称。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在其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信中首先用到“哥特式”一词,借以批评继罗马式后兴起的新的建筑样式,即把“哥特式”一词作为“野蛮”的同义语。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评论家乔尔乔欧•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遂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出现的时候,“哥特人”也早已融化在西欧其他民族之中了。
哥特式风格起源于法国,随后很快扩展到欧洲各国(尤其是北部)信奉***教的地区。
最充分体现哥特式艺术独特风格的还是教堂建筑,哥特式教堂使宗教建筑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筑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又高又大的彩色玻璃镶嵌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整体风格高耸消瘦,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哥特式艺术,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3世纪,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成为国际哥特式,直至15世纪,因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来临而迅速没落。不过,在北欧地区,这种风格仍延续一段相当长时间。该风格在18世纪重新被肯定,“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19世纪之后仍偶尔被应用。
哥特式具体指的什么?
哥特(Goth)包含多种意思,主要有:1、哥特人的,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罗马帝国的一支日耳曼民族);2、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 拱顶﹑ 细长柱等为特点);3、哥特派的,哥特风格的(18世纪的一种文学风格,通常描述有神秘或恐怖气氛的爱情故事);4、指字体,哥特字体的;5、指颜色,红与黑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词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
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哥特,是英语词Goth的音译,Gothic一词(意为“哥特式”)即源自该词,原指代哥特人。哥特式女子指的是妆容大胆前卫的冷艳美女。
特征
她的皮肤苍白、眼圈浓黑,穿着面料朴素、线条锐利的高领口的单色长袍。苍白的面孔,妖魅的身段,华丽的贵气,冷冽且浓郁的妆容。
哥特式是什么意思?
哥特式(Goth)最早是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公元5-15世纪)的艺术风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黑夜、诅咒、吸血鬼等为标志性元素。哥特式风格用黑暗、恐惧、孤独、绝望的艺术主题,来往于内心世界神圣与邪恶的边缘,描绘在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哥特,是英语词Goth的音译,Gothic一词(意为“哥特式”)即源自该词,原指代哥特人。另有一说称Gothic源于德语Gotik ,词源是Gott音译“哥特”(意为“上帝”),因此哥特式也可以理解为“接近上帝的”的意思,“哥特式”只是德语词的音译,平时所说的一切“哥特式”都可以理解为“形式上或感觉上给人一种接近上帝的感觉”,比如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等哥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哥特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哥特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