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韩国的教育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韩国的教育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韩国教育机构为什么不衰?
韩国高中教育竟争激烈,想考一所好大学在韩国很难,学习比我们国家勤奋多了,也比我们国家难考,所以教育机构也多,但是韩国中小学生法律是不让补习学课类的,可以补才艺,而且才艺也不能有考级,补习学课类的只是高中阶段,所以只要想考好大学,韩国教育机构就不衰。
韩国的教育原则?
韩国教育制度,韩国正式国名为大韩民国。人口4330万(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330美元(199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彻底铲除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奴化政策及其影响,加强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文教部成立教育审议会,经反复讨论,制定教育政策。1949年12月公布《教育法》,强调全面实施教育自治,以郡为单位设置教育区,特别市设特别市教育委员会;确定小学 6 年、初中 4年、高中1年~3年、大学4年~6年、初级大学2 年~4年、师范大学2年~4 年。
2019年11月,韩国教育部宣布将废除精英高中,统一转为普通高中,以消除入学不平等问题。
中日韩都是应试教育,日韩在增负中国在减负,日本的诺贝尔奖能证明应试教育无过吗?
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统一的口径,也不会对诺贝奖有什么大的影响。日本进入21世纪的诺贝尔奖浪潮,更多的是对之前日本经济鼎盛时期的回报,并不是目前日本现在在世界科学的地位,与是不是***取应试教育并没有多少关系。
时至今日,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下的科学根基完善的已经差不多了,剩下或许都是难啃的骨头用来完善这两个基石,也或许是开发新的物理方向的方向,无论是哪一个都是非常的困难,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利用现有的科学搭车前进,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技术实现上当然是明智的选择。而随着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前方没有引路人的时候,自然会有更多的***投入到前沿科学中去,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也会大增。不过按照目前我们的经济情况,再考虑到诺贝奖的约30年的等待期,乐观估计本世纪70—80年代开始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来进入诺贝尔奖的行列。
孰能无过?但求功大于过就好。你们把教育丑化一下,起个坏名字《应试教育》于是就完成任务了?不对,没完,“应试”不好,根子在考试上,千错万错,错在以考试方法选人上。取消一切考试好不好?人才根本不用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人才都是天生的,官的儿子作官,工匠儿子做工,多么简单!一切回归两千年前就好了!对不对啊?
诺奖是体现一个国家教育是否成功和是不是科技领域的领跑者的重要指标,现在有谁能静下心来研究这个问题,重视这事儿呢?现在全社会都是一种浮夸,浮躁。什么事儿,不想好好深入研究,而是跟着人家的牛鼻子走,跟风跟的很紧,请问,中国是别的国家的***品吗?想让世人尊重中国人,如果丢掉中国特色,没有自己的东西,谁看的起咱们。年轻人现在骨子里都崇尚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骨子里就想吃喝玩乐,稍微所谓有点出息的,也是浮躁,浮夸,搞什么就想一撮而就,马上见效益,这是一种什么社会呢?不言而喻了吧。
虽然诺贝尔奖算不了什么,但是,这也从侧面应证出,我国在教育上的实用思想,整个国家基本上没有***用于投入基础性研究,搞基础性研究的中国科学家在国内没有圈子,也没有地位,更没有尊严和体面的收入。悲哀啊!这不是应试教育的错,我国管理者思想上长期不重视,行政上管得太死,***上分配不合理。
您看看我国目前所有的前沿研究没有一项是自己开拓的,全都是跟在别人***后面比拼吃苦耐劳。一个简单的航空发动机热动转换理论还是一个高中生街头小贩提出的,小贩开始给他们留了面子让他们先搞数模,他们没有一个不翻白眼,小贩没办法只有用自己心算数模模拟出了设计关键所在,画了图,写了一大堆说明文,居然提的问题是变循环发动机的变循环设计指得怎样的变循环?居然连发动机内部的热动循环逻辑被他们理解成了发动机与外界整体热动转换,都是国家栋梁之才啊!高山仰止的人物,这么个基础问题尽然从未想过。
大厦之高,依赖基础之巨,没有世界第一的基础研究打底,不可能成为世界新技术的领跑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韩国的教育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韩国的教育怎么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