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昌邑传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昌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海昏侯出土的竹简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价值?海昏侯大墓为什么出土了那么多黄金?
前半个问题:
从出土的竹简及其它文物来看,史书上关于刘贺的记载似有刻意抹黑他的嫌疑,出土的竹简等文物,让我们能更客观的认识理解刘贺及当时发生的一些事。并且他墓中关于孔子的屏风,价值极高。
史料文献中的刘贺是一个昏庸无能、不知学问的形象,是27天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的汉废帝。
然而他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其中包括《论语》、《礼记》。《悼亡赋》、《易经》、《医书》、《五色食胜》等。除了竹简还有木犊。木牍文字墨书,属汉隶,在全国汉***古中是最集中的一次发现。
公元前67年,霍光死后,宣帝亲政,他命张敞为山羊郡太守,秘密监视刘贺的一举一动。期间就有一份名为《条奏故昌邑王居处状》中记载:“故王年二十六七……衣短衣大绔,冠惠文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
簪笔,即插笔于首。“持牍”即手持木牍。而刘贺墓中恰好出土了很多木犊。可见刘贺在家是勤于写作或记录的。
但是更有价值的是刘贺墓出土的漆屏风,屏风上绘有孔子及其***的圣贤像、关于他们生平事迹的文字。
孔子屏风上明确写着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将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这就告诉后人,孔子三十岁时的准确纪年,由这一时间节点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前566)。这要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记载的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早十五年。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的最大一个亮点就是文字特别丰富。这其中最难得的毫无疑问当属出土了5000枚之多的竹简。
从初步清理和保护情况看,竹简的内容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六博棋谱》等文献。其中,最让人兴奋的是,考古人员在这些竹简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篇,并初步断定是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
《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分别为古论语、鲁论语和齐论语。如今,我们看到的《论语》是张侯之后用鲁论语和古论语形成的版本,但是齐论语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
齐论语与鲁论语和古论语最大的区别是多了两篇,一篇为《知道》篇,一篇叫《问王》篇。
在海昏侯主墓出土的众多竹简中,有一枚竹简,它的正反面同时书写有文字。一般情况下,竹简上的文字多书于一面,而这枚竹简正反两面均写有文字,据推断这应该是一卷竹书的篇首简。
竹简反面写有“智道”,正面写有:“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在汉代文字中“知”通“智”。而且,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其它竹简上就有将《论语》中“知者乐水”一句写为“智者乐水”。
因此,这枚竹简上所书写的“智道”,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齐论语》第二十二篇的篇题——“知道”。
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对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科考价值。
一、出土的竹简价值不可估量。
出土的竹简约有5000枚。发现了《易经》《礼记》《孝经》《医书》《六博棋谱》等文献。还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齐论》。
目前,考古专家们正在恢复竹简上的一些文字,这对史学界来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竹简中还发现了有关孔子的史料信息。如雕刻像、身高,身世等。竹简的出土,有力证明了历史上孔子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更为翔实地提供了一些信息。
二、出土文物颇丰,富可敌国。
墓主人被确定为刘贺。它是汉代被废掉的一位皇帝,后来被封为海昏侯。所以他死后的安葬,是按照帝王陵墓的标准修建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黄金、金器,10余吨的铜钱。
海昏侯墓的出土,是迄今中国已发现的古代封建社会诸侯墓的最完整的墓葬。它有完整的排水设施,它有完整的高等级诸侯墓葬所具备的文化元素。比如说它的主墓就有衣服库、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文书档案库,***用器库、车马库等。
这对研究汉代的一些墓葬制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具有丰富的史料科考依据。
三、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继承、创新、传承同等重要。
对海昏侯墓的科考价值,再一次证明了华夏历史文明发展的延续进程,是通过系统的制度,系统的等级所构建的王朝专政基础上得以发展的。
汉朝大侠朱安世是如何引发“巫蛊之祸”的?
汉武后期昏庸好杀,他做的系列事未必全是毫无意义,有他的章法可循,汉武从早年便开始禁游侠,从郭解到朱安世一脉相承,游侠本在先秦就大行其道,朱亥、荆轲、秦舞阳等,甚至刘邦都曾当过游侠,但正如韩非子所说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外儒内法追求集权的汉武帝自不会容许挑战皇权王法的存在,朱安世就是武帝眼中的罪犯,多年通缉无果,以当时的尚侠犹存的风气,不排除有***包庇进行利用。
朱安世事起公孙贺,公孙贺的老婆是卫青与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从马邑之围开始就加入征讨匈奴的队列,七次出击匈奴,凭军功封为南奅侯。(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武帝喜怒无常,他的宰相后期无人敢当,自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公孙弘老死任上之后,继任丞相李蔡、庄青翟、赵周都是因罪***,石庆虽秉承其家严谨作风,亦数次受到武帝谴责。公孙贺多年目睹,害怕自己不能担此重任,惹祸上身,不肯受丞相的金印紫绶,武帝***雷霆,又封他的儿子公孙敬声为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孙贺无奈接过相印。
公孙敬声从小骄横,当上太仆后也不收敛自省,仗着母亲是皇后的姐姐,父亲战功赫赫又是当朝宰相,做事无顾虑,擅自动用北军军饷一千九百万钱,其时国力已然大衰,朝廷用度日紧,事泄后武帝下令收监论罪,公孙贺着忙,急着为儿子脱罪,知道武帝心系游侠朱安世,便主动请缨,愿意捉拿朱安世,以此功劳来抵销公孙敬声的罪过,武帝同意了。不久,公孙贺下了死力,果然把朱安世捉拿归案。(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被抓获的朱安世笑着对公孙贺说,丞相将要大祸临头了,我知道的秘事,用尽南山的竹子都写不完,事情暴露出来,用尽斜谷里的树木也不够制作锁人的桎梏。(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公孙贺骑虎难下,命令把朱安世关入狱中,朱安世便在狱中上书,奏说公孙敬声与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且在武帝专用的驰着上埋着木人诅咒武帝,木人诅咒是一种巫术,古人相信这种办法用来对付人行之有效。
武帝接到告发信,病中的他更加愤怒,认为天下人都巴不得他早死,下令彻查,丞相公孙贺儿子未出来,自己也被抓捕,有司查鉴后,又冠以公孙贺兴利***宾客不顾黎民死活,残剥百姓等罪名,公孙贺父子双双死于狱中。而据武帝后来与车千秋的谈话时透露,埋木头人的事并没有查到实据。只是此案一起,拉开了武帝杀太子刘据逼死皇后卫子夫的系列大案。有人说巫蛊之祸起于朱安世,但实是武帝心魔与朝中势力畸形发展的结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昌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昌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