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电子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电子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国内和国外的人对电子乐的理解有差异?
谢谢头条邀请。“电子乐”(electronic music)的称呼是 1931 年在美国最先出现的,电子乐概念不仅包括学术电子乐也包括大众电子乐。19 世纪末期以来西方音乐通常被分为艺术音乐、民俗音乐、大众音乐三大类,电子乐技术被应用到几乎所有音乐类型,而且各风格之间互相影响与融合,派生出许多类型和子类型
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不像欧洲那种几百万人的小国家,发展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很集中。目前国内电子乐的推广方式一般是音乐节和Party两种,近年来电子音乐在国内市场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俱乐部文化,参加Party、去音乐节看电音现场表演,但是电子乐在中国没有很深文化根基和群众基础,国内的年轻人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买房子、买车、找对象,音乐排在后面一些,也一直没有形成真正像国外那样的产业。
在欧美国家每年推陈出新的新人,基本都不是炒出来的,是靠实力打拼出来的,近两年在国内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很散,缺少一种承传的关系,电子乐的生态环境还需要改善。
比较粗浅,欢迎批评指正!
有哪些比较深邃的电子乐值得推荐?
佐藤聰明(Somei Satoh)的《曼荼羅三部曲》(Mandala Trilogy)或 Jean-Claude Eloy 的《樂之道》(Gaku no Michi)。
电子乐就一定“嗨”吗?你怎么评价电子乐?
我觉的电子乐挺嗨的,我个人也很喜欢电子音乐,电子乐是音乐界的一股清流,但是越来越多的电子音乐制作人走向商业化道路,真正的电音越来越少了,有很多无脑粉丝,根本不懂什么是电音,只是听听所谓的歌曲,没有真正在意电子乐独特的旋律,可见电子乐前景堪忧,我希望每个人都懂电子乐。
“嗨曲”是对电子音乐最大的侮辱,电子乐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时期,早期的电子乐是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尤其是早期电子鼓机的出现对给电子乐贴上了嗨曲的标签。因为早期的录音条件和设备的局限性传统的架子鼓在录音棚里发出来的音色并不能满足高标准低音区的需要,所以电子鼓机出现了而且加大了低音区的丰富程度,各种嗨曲大量出现在市场上。比如早期的的士高。
但电子音乐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的士高,现在电子乐的发展更丰富,而在传统乐器上和效果器中不能做不到的音色电子乐都完成得很好。比如迷幻音乐、氛围音乐等等。
认为电子音乐就是“嗨”,太片面了。
我们这几年所接触的电子音乐已经进入电子音乐的鼎盛时期。其实我们从电子音乐的历史去考究,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已经出现电子音乐早期形态。过于久远的我们不说了,我们就说我们比较了解的和熟悉的一首。1***6年由高仓健主演的《追捕》,里面《杜丘之歌》,我相信是我们比较早或者对于一些听众来说第一首电子音乐。
歌曲用早期电子乐器表现,整首曲子节奏感强,但却没有“嗨”的感觉。表现了逃亡时紧张的感觉和受冤枉的无奈。
相信这首曲子在很多50-60后的爸爸妈妈级别的叔叔阿姨们一定有很深刻的印象。
再往后说我们70-80后特别熟悉的《东京爱情故事》主题曲。曲风主节奏感强烈,但是旋律却是清新甜美的风格。
如果你对这些都不熟悉。那么邓丽君的歌曲你一定熟悉,邓丽君翻唱中岛美雪的一首歌,中文《漫步人生路》也是属于电子音乐的。节奏感的强烈的电子音乐,却不乏柔情,整首歌让人感觉一个不经世事的人经过磨练称为一个心智乐观积极的人。又或是一个很强大的人也会有内心柔软的地方,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吧。这首歌我很喜欢,给人力量又会让人感动。
举了几个例子,如果你还觉得离自己很远。那么最近很火的《something just like this》,你应该不陌生。钢琴加电子音乐,我们并没有听到特别嗨的感觉,而是一种安静的感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子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电子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