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师节由来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师节由来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了解教师节的来历?
教师节起源于中国,最早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而设立的。孔子被尊为中国教育的圣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节最初是在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举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现在,教师节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纪念教师的节日,用来表达对教师们的感激和敬意,感谢他们为社会培养人才所做的贡献。
教师节是怎么来的?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
《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的贡献巨大。
教师节的宗旨就是提高人们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认识和评价。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解放后的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古时候每个老师的门下都有很多个***,他们每年都会在老师生日那天举行一个简单的庆祝仪式,送祝福的同时也借此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敬重之情。在汉朝,刘邦做皇帝之后会在孔子的生辰日,也就是农历的8月27日当天,带领文武百官去孔庙祭拜孔子,同时会请很多老师吃饭。到了清朝,祭拜孔子的仪式规模就更加宏大了,最为优秀的老师会在当天被授予官职,逐步可提升为掌教等。
在1931年,当时的教育家们提出要增加教师的收入、保障教师的待遇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文化教育,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教师节。
几年后,其他党派将孔子的诞辰日命名为教师节。到了1951年,全国的教育工会成立,人们将教师认定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决定将5月1日的劳动节视为教师节。
1985年,人大会议通过了建立教师节的提案,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中国的教师节。从此之后每年的教师节都成为了人们眼中的一件大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一直是夸赞老师的经典名句。作为老师的节日,教师节还与护士节、记者节合称为中国三大行业新节日。关于教师节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时期。
汉武帝在位期间,我国就已经形成了配备老师的实体学校。每到孔子诞辰日,皇帝会率领文武官员到孔庙祭拜并宴请老师们吃饭。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就是教师节,但教师们已开始享受节日休***等***。新中国成立后,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从此,中国便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师节由来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师节由来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