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大校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北大校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大学的校训的原文?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现名。
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正值北洋军阀***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黑暗时期,当时的北京大学校政极其***,官僚积习很深,不少人以上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对学问研究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混资历谋取官位。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课堂讲授敷衍塞责。学校里缺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封建复古的陈腐思想泛滥。为改变这种局面,蔡元培号召学生们要去研究高深学问,不要追求做官发财的仕途之路;强调自己的治校方针是:“依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要以西方国家为榜样,***用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的主义,其主要用意,就是要让新文化、新思想能够进入北京大学。因此蔡元培就职后第一次对学生训话时就说:“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后来,蔡先生又提出了“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两年后,北大成为中国的精神“圣地”,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成了北大的校训。
北京大学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
北大尊重学生选择,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荣誉课程等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多层次跨学科课程体系。各院系梳理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块化培养方案,增大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实践技能训练项目的比例。
北大的校训是什么?
北京大学并无明确的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都不是北京大学的校训。
1、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北京大学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2、北京大学并无校歌。《燕园情》作于1952年北大迁入燕园之后,一度被认为北京大学校歌,但从未得到校方的正式命名,在创作之初也并没有被当成校歌来写作。
3、北京大学校庆日为5月4日。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51年的12月7日,汤用彤副校长提出把北大校庆日由12月17日改为5月4日,认为校庆时间临近期末,师生紧张不宜搞大的活动。从此以后,北京大学校庆日就改在了每年的5月4日。
北大大学校训?
1.关于北大的校训目前有三种提法: (1)科学、民主、爱国、进步;(2)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2.关于校训问题,根据《北京大学章程》的表述,广泛流传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称作学校的光荣传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称作学校的优良学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称为学校的学术精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大校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大校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