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华历任校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清华历任校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国清华有哪几个校长?
民国清华的校长包括周诒春、唐国安、曹云祥、罗忠诒、王文显、金邦正、吴宓、陈达、吴贻芳、叶企孙、翁文灏、梅贻琦、蒋南翔等。这些校长在清华的发展历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清华的教育改革、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其中,梅贻琦是清华大学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校长之一,他提出的“通识教育”理念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华大学建于哪年,第一任校长是谁?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第一任校长为唐国安。
唐国安(1858年-1913年)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他肄业于耶鲁大学法律系,曾任上海约翰书院教席,上海《南方报》编辑、主笔。1911年4月清华学堂正式成立,唐国安被任命为副监督,转年5月又被任命为清华学堂监督,10月清华学堂正式更名为清华学校,唐国安被外交部任命为清华第一任校长。
复旦大学首任校长是我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任期是1905年~1906年,仅一年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阳马家村(今镇江市丹阳市),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于右任、邵力子为其***。著作等身。后人辑有《马相伯先生文集》。其故居有江苏丹阳、丹徒,上海徐家汇、松江泗泾等地。墓园在上海***陵园内。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北大的创始人?
他是“百年清华”的奠基者。他一生没有子嗣,生前留下遗言:不留私产,全部财产待夫人过世后捐给慈善事业。他就是清华大学的创始人、第一任校长——唐国安。
唐国安(1858年10月27日~1913年8月22日),字国禄,号介臣。广东省香山县人(今珠海市唐家镇鸡山村人)。清末民初的外交家、教育家、清华大学创始人。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创始人孙家鼐。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华历任校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华历任校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