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学学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理学学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学校增设心理教育课有必要吗?
首先,心理老师不能唯心理学专业论,更不能盲目崇拜西式心理学研究方式!
社会上的有工作经验、有社会阅历、有劳动实践的先进、模范、英雄、义士……等才是学校学生最好的心理老师。
很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
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发生了,人们才意识到此前干预得不够,尤其是一些悲剧的发生,留下很多遗憾和教训。
但是,问题发生后,很多人还是更多的指向于学生个性方面的原因,过后,各方面包括学校就不再从课程的高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
目前,还有一个问题是学校的课程实施能力不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任教师缺乏,教师这方面的培训不够,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落实不到位,即便开设这样的课程,空洞的说教和共性的泛泛而谈作用不大。
还有,学校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尤其是这样的课程的老师普遍重视不足,投入较少,加上,有的学校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样的课程在这些学校只能是停留在课程表上,停留在档案里,停留在总结中。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关乎青少年身心发展,关系祖国的未来,教育应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10月13日凌晨,江苏省泰兴市一高二学生朱健跳河身亡。是什么原因让一个17岁的孩子走上了绝路?
在跳河之前数小时,朱健曾将写下的遗书拍照发给自己的班主任焦某和女朋友吴某。在遗书中,他说班主任焦某总是骂其“死不要脸,脸皮厚”,“逼着吴某不理我,一次又一次”,“您亲手毁掉了我的白月光,毁掉了我的救赎”。
媒体类似这样的报道举不胜举,已经麻痹了人们的神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教育出来的人要身心健康。而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心理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尤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令人堪忧,已经引起党国社会的广泛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要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简称“心育课”)。并规定了各个学段心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任务。极大推进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但是由于观念认识、师资条件、应试教育等原因,真正落实开设心育课的地区和学校还很有限。
笔者所在的皖北县级高中只有一两所学校开设了心育课。小学和初中还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心育课。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和基本形式,也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完成教育任务的根本保证。成才先成人,成人先健康。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也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我国每年青少年******居高不下,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正出现爆发态势。而应试教育的火越烧越旺。这是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亟待解决的矛盾。
笔者所在的高中,明显感觉到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需要转介到精神医院接受医疗药物心理治疗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
必要性不言而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既包括生理的、身体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心理素质在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中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也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中学生容易焦虑,会遭遇到学业和生活各方面的挫折,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心理课目前已经在大中小学开设,学校也配备了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但是学校的心理课并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家长需要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关心孩子的成长,生活,以及内心世界。
非常有必要。中学生正处于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青春期阶段,心理特征表现出独立性增强,渴望是摆脱束缚,获得独立;自我意识出现质的变化,感情变化非常显著。在心理不成熟但又渴望被认同、自由的矛盾心态里,在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信息冲击下,中学生们会出现一系列的逆反心理:滋事打架、逃学逃课、情绪易怒暴躁等等,对其身心的全面发展都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心理教育课的开设可以帮助及时缓解和纠正中学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教育课能够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特别是在青春期阶段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极端片面的认知很容易导致思想、行为上的错误发生,开展心理教育能够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及时辅导和帮助。
心理教育除了能够解决中学的不良情绪、错误的观念和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人生观之外,还可以促进其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状态,为其身心、能力的更好发展提供可能。
欢迎转发、收藏或点击@找心理 进行关注,每天接受心理学,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我女儿今年高考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录取了,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呢?
心理学是北师大的王牌专业,但是心理就业只有大城市或者一线城市有一定的市场,本科有一定难度。建议读研以后还是转向这个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方向,心理问题实质是大脑问题,要从脑的功能和形态结构以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这样即便继续从事脑科学研究,有很多学校和研究所新设方向供选择,即便不从事研究,就业问题不大。
北师大心理学毕业的本人,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们的同学中有当高校老师的,有在阿里这类大公司做用户研究的,有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像我一样做了十几年数据分析转大数据方向的。还真没听说谁做心理咨询师了(应该有,我不知道。一般心理咨询师都不是科班出身的。)。这个专业不像计算机类的那么容易找工作,但是也不是很难,而且在各行各业干的好的人很多。加油吧,小校友!
祝贺您的孩子考取这所名校!我因为职业原因接触过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对该校的情况有所了解。
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是全国闻名的,孩子选择此专业,说明对该校的专业特色有一定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好,我以应用心理学为例具体说明。
应用心理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去大中院校或中小学当心理老师或辅导员,可以去部队当指导员或心理咨询师,可以当公务员,可以去企业做客户心理分析或对员工进行心理释压,可以去开心理咨询所,当专业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去医院当心理医生。
应用心理学非常重要,实用价值高,只是当前很多人对心理问题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其实,我国每年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高,平常我们觉得有些人行为古怪或脾气暴躁,其实有可能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有的可能已经发病了,但人们根本不知道,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学此专业,将来即使不去一些单位就业,也可以自己开心理咨询所,这在未来将来有可能是很吃香的专业。国外,心理咨询师的地位高,收入也相应高。
您的孩子报此专业说明孩子有追求,有目标。只要肯努力,就一定学如所愿,大展宏图!祝福您!
北师大是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心理专业也是有发展前途的专业。但心理学是从西方传入,有些敎材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希望你女儿能钻硏出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学,将来畄在大学做老师或到医院做心理医生,或自己开心理诊所都行。
真的不建议大学选报心理学专业吗?
这个暑***过完就大二了。心理学学了一年了,可我还是“猜不出别人心里在想什么”。这是一个误区,即很多人认为学心理的人都能***,会读心,一眼就能识破小伎俩,偶尔还能帮忙解决情感***(这一点倒是有可能的hhh)。
如果同学报考心理学专业是出于以上目的,那老学姐在此奉劝你一句:孩子你省省吧。
大一刚进去第一门课上的就是“神学”,虽然名字很玄乎,其实它的全名叫“神经科学”,简单来讲就是学脑子还有脊髓的。而且我们还有解剖课,给牛蛙扒皮,把小白鼠扔水里才是我们的日常!
不过心理学专业自然有它的弊端。除去那个什么“朝阳专业”(这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我认为目前心理学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都会--但都只会一点点。比如说,我们学神学,但是我们不是医学出身,毕业没医师资格证,当不了医生;我们学python,但我们也只是编几个小程序;我们学统计,但比不上统计专业出身的人精通。虽然我们是理科专业,但我们要背很多东西,而大多数东西也只是三脚猫功夫。我想这也许也是工作难找的原因之一吧。
ps:心理学专业是理科专业,只招理科生的(至少我们学校是这样),所以[_a***_]们...我只能说有缘再见了>.<
如果一个人没有特长,在求职大军中,不过也就是芸芸众生之一。这不仅仅是针对心理学专业,即使是近几年吃香的金融类专业也是如此。要想薪酬高,那就得在好公司求得好职位,则一定要有过人之处。否则用人单位为什么要你?供佛吗?
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出路其实有很多,这算是一个百搭的专业。除了心理咨询师,hr也是很多毕业生的选择,管理咨询也是一条出路,但好的公司对学校要求会非常高,还有其他很多职业等等。
我不知道你最终会在哪所学校的哪个专业开启你的大学生活。我觉得如果你真的对心理学感兴趣倒是可以读一些相关的书(我指的不是那些鸡汤什么的!)挑书的时候要先查作者生平,如果作者是外国人,那么还要查译者的生平。这个习惯养成以后可以帮你筛选出一些有质量的书。
综合网络回答,祝幸福,望***纳
我认为报读心理学是可以的。虽然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没有外国好,但现在的环境还是会越来越好的。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心理健康。在支持心理行业的发展。同时心理学也在建议下沉社区。如果一开始找不到心理咨询职业的话。还可以去做一名心理社工。从这里开始积攒咨询经验。慢慢提升自己的技能,只要是你一直持有一颗炽热的心。总有一天会走上心理咨询师之路。虽然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还不能仅仅靠心理咨询养活自己。但心理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并且在社会上发挥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心理学往往在这个时候发挥大的作用。比如说汶川地震,比如说这次的疫情。总在这种时候显示出心理咨询师的重要性。就算各行各业都在凋零,心理咨询行业,却在这个时候崛起。当别人都在面临失业的时候,你却能稳坐***。我认为这是心理行业非常大的一个好处。
其实我国的社会环境,学习心理学的***待遇还是比不上国外的,很多人对心理学不了解,认为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想法之类的。这是把心理学“神话”了。另外也不大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不愿意看心理医生。不过我国的心理学大环境也在慢慢变好,很多大学也设立心理学学科。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还是挺多的,有很多门类的心理学分支,不过那是研究生领域才会深耕,大学是大范围的学习浅显知识,让你做个了解。你可以先看看有关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心理学与生活》或是《普通心理学》提前预习一下,《普心》是大学心理学的必修课,如果你能把书看得下去,你可以选择去读心理学,因为你是有兴趣的呀,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如果到时候发现自己真的不太适合心理学,也可以转专业的吧。
至于毕业之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出来工作。工作的话,可以做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HR等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好像取消了,因为现在的心理咨询师良莠不齐。不过还是建议有能力的话继续深造。
我觉得你可以先试着了解这专业的相关内容,再来判断自己要不要选择这个专业。有些专业听起来挺高大上的,结果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所以你要先去了解再判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学学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学学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